《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美术活动之研究》课题方案(韦婷婷 皇甫城锋)

网站首页    科研天地    研究方案    《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美术活动之研究》课题方案(韦婷婷 皇甫城锋)

2021-10-08

《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美术活动之研究》课题方案

昆山高新区紫竹幼儿园   韦婷婷 皇甫城锋

一、课题的提出

    所谓本土文化,主要指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材料、人文历史、风俗习惯等相关的教育资源。昆山的本土文化是经过多年沉淀的结晶,昆山的本土文化也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包括了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地方语言等说不完道不尽的文化故事。把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美术活动,需要在这些教育资源中,合理地选取开发,从中取材,用以丰富幼儿的美术活动内容与形式,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乐于表现自己的作品。

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本土教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和认识的兴趣,提高幼儿自身审美能力与情趣。”通过昆山本土文化与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有效整合,帮助幼儿了解、熟悉本土文化,引导幼儿热爱、表现本土文化。幼儿在本土文化环境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欣赏本土文化中的美,并且乐于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大胆表现。在本土文化环境的作用影响下,推动幼儿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的发展。

    小班两个学期以来,我以课题为研究目标,从多种形式多种内容入手,将“家庭”、“社区”、“幼儿园”等多方面力量有效整合,开展幼儿园的园本课程的研究,激发幼儿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挖掘幼儿的艺术潜能与创造力,推动幼儿园美术教育与本土文化有效整合的发展。

本土文化在幼儿美术教育中也有着其独特的价值:

1.本土文化丰富了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内容。我们的本土文化之所以能成为幼儿美术教育的内容,是因为感受和创造民间艺术是幼儿认知和审美能力可及的,本土文化的生活性和价值的综合性与幼儿园课程的特性是一致的。昆山的本土艺术品种类繁多、异彩纷呈,有昆石、昆曲、并蒂莲、琼花等。它们以活生生的艺术形态展现在幼儿的面前,给幼儿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感受。其丰富的内容和文化内涵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创作的热情与条件。

2.本土文化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动手能力是幼儿学习、发展的重要途径。现如今的孩子们需要具备的是独立、自主、自信等个性品质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土文化本身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娱乐性,鼓励幼儿运用本土文化的技巧和形式,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气氛和情境中进行大胆地尝试和创作,是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3.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促进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欣赏”与“创作”相辅相成,没有欣赏,本土文化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同样,没有创作,也就不可能产生本土文化的欣赏。我们感到,当幼儿美术教育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幼儿才能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当幼儿的生活体验与美术教育相联系时,幼儿的审美想象才会得到释放。本土文化不仅可以完善幼儿良好的艺术素养,还能促进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

    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传承文化,幼儿园教育是传播本土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开发利用社区资源,传承文化遗产,对幼儿进行乡土文化教育,让他们从小耳濡目染本土优秀文化传统和各种文化现象,对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激发民族的凝聚力都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孩子们是在时间中发展,在实践中成长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们要通过有效利用本土资源,让幼儿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充分体现以幼儿为本,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在语言领域,如何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利用身边的事物,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核心概念

1.本土文化:是指将本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进程中长久积淀、传承下来的与众不同的民俗、习惯、景观、人文环境等地方资源引入教育而形成的独特风格。

2.幼儿园美术活动:指的是对幼儿园的小朋友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特定方法的教学活动,它是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包括绘画、手工、美术欣赏三大内容。通过幼儿园美术教育,使得学龄前儿童掌握基础的绘画能力和美术欣赏能力。

三、研究要点

1.根据课题内容,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与特色内容。

2.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让幼儿的表现力渗入到其中,使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3.美术活动要与教育目标相一致,要有条理的、持续的、深入的开展工作。

4.研究过程中,可采用观察、记录、照片、录像等形式,收集、整理第一手资料,为今后的研究工作积累经验。

5.观察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表现,发现常见问题,并对其表现力行为进行记录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四、研究的目的

1.教师为幼儿营造宽松、自由的本土文化环境,增加幼儿对家乡的历史名人,特产和民间工艺和著名景点的了解,加强幼儿对本土文化的感知与理解,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2.提升教师将本土文化与幼儿园社会活动有效结合的能力,进一步丰富幼儿园园本课程。

3.利用昆山本土文化开展幼儿美术绘画与手工活动。

4.利用昆山本土文化开展幼儿美术欣赏活动。

五、研究措施

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在美术活动中进行教学,帮助幼儿感受丰富的昆山本土文化,体验本土文化的内涵,激发幼儿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积极寻找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本土资源,开展丰富有趣的美术活动,引导幼儿感受昆山本土文化的美,提高幼儿的表现力。

3.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在渗透性的美术活动中,加强幼儿对本土文化的感知与理解,内化幼儿的经验。

六、研究方法

1.文献法:学习有关本土文化资源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理论,以科学的理念指导我们的研究和实验,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2.调查分析法:在开题前期、中期、后期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可信性资料。

3.行动研究法:制定研究总体行动计划,在总体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形成具体的行动策略,以具体行动策略为基础,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由教师将课堂教学设计予以实施,并对教学设计的实施进行全方位的、多种形式的观察、记载、评价和反思。

4.观察记录法:结合课题实施情况,采用日常观察记录、撰写反思、论文等方法手段收集研究资料,并对整个研究过程加以整理、分析,形成教育经验和案例,指导课题实施和改进。

六、研究成果展现

1.课题论文 :《本土文化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有效整合》、《本土文化融入小班美术教育之实践》。

2.园本成果:解决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丰富幼儿园美术活动内容,提升教师将本土文化与幼儿园美术活动整合的能力,培养教师捕捉幼儿发出的信息,能走进幼儿的心灵与幼儿交流,善于启迪、引导、支持、帮助幼儿提高融入情境的能力,感受家乡文化,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的能力。研究成果有助于其他班级、老师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研究报告,完成结题工作。

4.形成园本性的美术教学活动。

2021年12月29日 09:56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