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本土资源,丰富大班户外美术活动的游戏》交流研讨

网站首页    科研天地    学习与研讨    《如何利用本土资源,丰富大班户外美术活动的游戏》交流研讨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创造性色彩美术活动,让孩子们既参与美术活动,又快乐地游戏,充分在“做中玩、玩中做,学中玩、玩中学”,创造丰富的条件与机会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欣赏大自然中的“美术”。

    幼儿教育应该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并贴近幼儿的生活,所以要积极开发利用本土的特色资源及材料,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引导幼儿用眼睛观察周围,用心感受大自然的美,为幼儿奠定一个良好的色彩基础。我充分利用家长资源,积极与家长沟通联系,引导家长带领孩子走进古镇周庄,寻找身边最真实的美丽与色彩,感受家乡的自然美。

一、使用乡土资源材料,培养幼儿感受和体验美术色彩

美术活动涉及的乡土资源材料是非常多的。对幼儿来说,尝试、使用这些材料本身就是好奇心所致的探索行为,所以除了我们平时常用的蜡笔、颜料、棉签等,还要准备一些乡土材料,如利用各种油纸伞、各种形态各异的酱缸等。教学《周庄的桥》时,在教孩子们利用各种酱缸画各种各样的小桥流水时,让幼儿模仿老师讲述和示范水墨画的技巧。在做画的时候,孩子们个个都像小画家一样埋头苦干,非常认真,小脸上挂满喜悦的笑容。操作完以后,他们互相欣赏对方的作品,还忍不住地说:“太漂亮了!这是我们自己画的古镇周庄。”一次美术活动就在轻松的气氛中圆满成功了,孩子们意犹未尽,在自己的作品前流连忘返。在这个活动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每个孩子都非常能干,只要活动形式多样,寓教于乐,孩子们就会在活动中感受到美术活动的无穷乐趣,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与满足。

二、结合乡土资源材料,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大班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注意力已经比较稳定,为了让幼儿延长其在活动中的注意时间,我结合乡土资源,努力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多种教学游戏,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自主活动,大胆创作,从而在游戏的牵引下对活动产生兴趣。如在活动《过元宵》中,我以游戏“舞狮”的形式开展活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十分浓厚,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创作,大胆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颜色装扮“狮子”,大家共同合作完成了作品,非常开心,“玩中学、学中玩”的最大意义莫过于此。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常用些简单的小游戏。

1.我画你学:这是美术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游戏,既简单、有趣,又能吸引幼儿。

在引导幼儿绘画的过程中,我首先创设一个有趣的游戏情境,然后用生动的语言吸引幼儿跟我一起进行绘画,等游戏结束了,幼儿的画也就画好了。

2.颜色玩玩乐:这游戏能充分满足幼儿求乐、贪玩的心理特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纸团印画、滚珠画、刷画、手指点画、棉签画等色彩游戏,如纸团印画,团纸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实在太简单,也没有挑战性,可是,利用团纸沾上各种颜色,印“美丽的衣裳”、“花瓶”“春天的花朵”等,却十分吸引幼儿。又如在活动《我是能干的粉刷匠》中,我请小朋友当“小小粉刷匠”,帮助动物王国的小动物们装修房子,让幼儿练习使用水粉笔和水粉颜料,在各种房子上涂色。在玩色游戏中,幼儿觉得整个活动都很好玩,意犹未尽,并在整个活动中大胆创作,发挥想象,从而达到较好的效果。

3.听听画画:幼儿喜欢念儿歌。儿歌简短、精练,便于幼儿掌握,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我常常把活动内容的重难点编成顺口溜,教幼儿边说边做(或画),由于形象性强,因此幼儿学得快,记得牢,并且产生创作兴趣。如在制作牙签画时,我说:“火柴棒,一根根,我拿棒棒拼小人,拼个小人立正站,拼个小人跨步走……”这首儿歌正好是课堂上学过的,幼儿操作的时候边说边做,更好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如《快乐的节日》中,利用故事导入活动,幼儿了解了春节是我国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家长的帮助下了解了很多春节风俗文化,之后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高,在故事情节中逐步、共同完成作品。使用儿歌、故事、游戏会让幼儿不知不觉地被吸引、感染,从而在轻松的气氛中愉快地完成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21年11月13日 10:10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