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社会活动之研究(顾怡兰)

网站首页    科研天地    研究论文    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社会活动之研究(顾怡兰)

2020-06-25

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社会活动之研究

昆山高新区紫竹幼儿园

    摘要:课程来源于文化,本土文化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结合本土文化创设幼儿园课程,让幼儿园课程贴近社会文化,贴近幼儿生活,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从小了解和传承本土文化,感受本土文化的美。开展本土文化活动,引导幼儿感受本土文化,多感官参与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玩一玩等多种方式来体验本土文化的魅力,增进对本土文化的了解,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一、现状分析:

1.环境分析:

    昆山市是一座拥有很多外来人口的城市,来自不同地域的美食一应俱全,当然本土美味也是享誉盛名,如:青团子、泡泡馄饨、万三蹄、奥灶面等等。充分展示昆山独特的“美食文化”韵味,我们还有很多的名胜古迹例如周庄、锦溪、甪直、千灯等古镇以及顾炎武故居等历史人文印记,昆山人自小还有许多的民间游戏例如:挑花篮、舞龙、打陀螺、跳竹竿等等,给小朋友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对象分析:

    在我园就读的幼儿以外来人口为主,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学习与接触本土文化有利于更好的融入社会与文化,但是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困难的。

  • 实施本土文化融入社会活动的策略。

(一)幼儿园

1.结合主题开展集体活动

    我们昆山市景色宜人,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让他们有机会能够欣赏大自然的美,感受神奇的自然规律。如:结合《秋叶飘》的主题,我让家长带着幼儿开展了一次秋游“马鞍山”活动并让家长记录了下来。

    家长表示,走出幼儿园的孩子特别开心,大家对山上的东西充满了好奇,在游览山中风景的同时,也有了自己的小发现。“树叶掉下来了,好快呀,我捡到了。”“我捡到一个针(松树)。”“老师,我捡到的一个小扇子(银杏)。”“我捡到……”孩子们一下子畅所欲言了。周一,孩子们带着自己的“小发现”回到幼儿园。来园后,我针对幼儿带来的“小发现”,和幼儿们一起探索:“针”变成了小刺猬的刺;“小扇子”变成了小蚂蚁的家……通过这次秋游“马鞍山”活动,不但促进了亲子关系,让幼儿们体验“寻宝”的快乐,感受秋天的神奇变化,更对结合本土资源,促进幼儿发展有了更多地认识。

2.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

    社会活动包括方方面面,例如名胜古迹、美食、游戏,都包括其中,我们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活动,让幼儿从各方面进行了解,这学期我们开展了民间游戏活动例如打陀螺、挑花篮;美食品尝制作活动例如:青团子、袜底酥、螃蟹等;游览名胜活动例如参观锦溪古镇…通过玩、做、看等方式也更符合孩子的学习方式和年龄特点。

3.创设本土文化环境

    为了更好的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我们创设以民俗民风、家乡文化为特色的环境,利用家长资源收集各种材料与幼儿一起布置教室、大厅、走廊,投放适宜材料,凸显本土民俗,根据不同的课程变换布置凸现民俗文化的舞狮舞龙、赛龙舟、美食、农家乐等,孩子一进园就能感受浓浓的本土文化氛围。同时在布置教室时,我们根据节日和主题活动的要求,尽量通过民间艺术的途径来反映内容。

4.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对于本土文化的认识

    我们根据本地特产和社区资源与孩子一起设计角色游戏,如青团子店、泡泡馄饨店。活动一开始,孩子们就非常感兴趣,活动贴近生活,扩展幼儿经验。在布置前,我让家长带幼儿到社区内的“小吃店”了解品尝特色小吃,同时在网上搜集制作方法等资料,发挥幼儿的能动性,在班级中教师引导幼儿一起交流、探索,通过说、做、尝等多种方式加深对于本土美食的了解,对于美食文化的探索整合多领域,激发幼儿主动性,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

    引导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材料(如小麦、蓝印花布、芦苇、蟹壳...等等)。我们还将这些材料利用起来,如:大班小朋友用蓝印花布制作围裙和头巾,投放到角色区中协调游戏环境;中班小朋友在蟹坊用螃蟹来招待客人;我们小班的小朋友可以作为小客人去做客,参观,能够身临其境,对本土文化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在贴近生活的情景中,能更好地感受家乡文化的底蕴。

5.在区域游戏中加深对于本土文化的认识

    结合班级主题活动创设环境与区角,让幼儿在看、听、说、玩、做的环境中熏陶。让环境成为语言,例如我们在墙面上布置家乡的美景图与特产插卡,让幼儿操作小人进行游览,走到一个景点就插入对应的特产并进行讲解等。通过区角活动,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本土文化。建构区:提供具有本土特色的青石外表的积木与罐子、等废旧生活区:根据节令提供不同的加工产品如青团子、榨果汁等,引导幼儿进行生活化的操作。

(二)家园合作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在开展本土文化活动中,我们充分挖掘家长资源,以多种形式开展合作,有效地促进了家园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

1.家长志愿者

    我们充分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开展家长志愿者活动。有位奶奶很会做风筝,我们邀请她进园,幼儿现场观摩、学习、制作,最后我们一起放风筝,这一活动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体验到了民间游戏的乐趣。

2.亲子活动

1)让亲子活动走进课堂。比如,小班社会体验《泡泡馄饨》,通过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正仪泡泡馄饨的体验活动,幼儿感受了动手的乐趣,同时促进亲子关系,感受家长文化。

2)利用本土文化资源,让家长在空闲时间带领幼儿去游览各种名胜古迹,让幼儿感受本土文化的同时,促进亲子关系。

 

2021年6月15日 10:25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