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区本土文化材料投放》交流研讨
2021.6.4
紫竹幼儿园教科研活动记录
时间 |
2021.6.4 |
主持人 |
马梦婷 |
记录人 |
马梦婷 |
参加对象 |
全体教师 |
会议地点 |
二楼会议室 |
||
会议内容 |
《游戏区本土文化材料投放》 |
||||
会议记录: 开场白:前一阶段,我们研讨了创设本土文化游戏区,小、中班组也为此调整了游戏区,增设了蟹坊、青团子、团扇坊、鱼塘等游戏区,那如何投放合理的游戏材料呢?今天我们来研讨一下。 李艳琼:我们要巧用乡土材料,润养园所环境。《纲要》指出:“游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活动,而游戏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的物质材料,才能满足幼儿探索的需求。” 如麦子丰收时,收集一些麦秆,整理后放在益智区中,让孩子把它当作游戏棒来玩,生活区中引导孩子用麦秆编织一些简单的动物造型。蔬菜是农村一年四季都有的农作物,灰色芋头、紫色茄子、绿色青菜、黄色土豆、白色萝卜等,这些五颜六色的蔬菜正是孩子区域活动的好材料,提供一些辅助物,让孩子在区域活动中将自己的想象通过创作,表现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造型。稻草、棉花、贝壳等本土材料,在孩子的大胆创意下,将其制作成吊饰、摆饰活跃于我园的廊道、大厅、楼梯、展示墙等处,并根据主题的开展随时更换和调整,让孩子每天都穿梭在充满家乡味道的园所环境中。不仅能增强孩子对区域活动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还能使孩子感受到农村资源的无穷魅力。 任梨源:挖掘文化内涵,拓展游戏形式。在课题实践过程中将本着“以孩子为根本、以文化为基石”的理念,不断寻求探索,以项目建设的方式有力推进,同时在项目与项目间建立起有效连接,整合优化活动成果。 潘苏西:春天,万物生长,生机盎然,正是孩子们走进田野,亲近大自然的大好时机。带上孩子们来到油菜地,身临其境地感受自然,闻闻花香、说说用途,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观察、辨别,激发探索欲望。我们还可以组织亲子逛老街的活动,活动前进行细致的安排,以期待在边走边看、边看边聊的过程中,让大家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力争将每一处的古迹都生动具体的再现于孩子们面前,让家、园、社区共同融入课程、融入孩子的成长之中。 姜昕玉:除了幼儿园,我觉得还要凝聚家园合力,共筑幼儿成长。幼儿的家长对幼儿教育开始重视,他们愿意为幼儿买图书、玩具等,对幼儿进行早期智力开发,不过,他们对“游戏”的观念还存在一些误区,所以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充分挖掘教育资源的一个纵深层面。家长们相对比较空闲,我们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邀请一些有特长的家长参与我们的活动,如有的家长擅长编织,我们就请他们教编织区的孩子编织围巾;有的在汽修厂上班,我们就请他带一些废旧的螺丝螺帽提供给益智区,进行配对;有的在家做裁缝,我们就让她用布料给孩子们做各式各样的沙包等。这样把家长本身当作一种教育资源,让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体验责任感,形成新的教育观,孩子们也为自己的家长感到自豪,自然地使家园形成合力。 马梦婷总结:游戏是教师了解幼儿的窗口,教师通过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可以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能力发展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点。在幼儿游戏活动中,教师对游戏过程的反思,有利于后面游戏的开展,从而提升实践能力。课题实践过程中,我们将坚守“边思边做、再做再思”的原则。把教育的目光不仅仅停留在幼儿园,停留在课堂中,而要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到外面世界的精彩,注重积累和提升,努力创新活动形式,催化活动效应,亮化活动成果。 |
昆山高新区紫竹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