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汇报(张宇欣 孙群霞)

网站首页    科研天地    学期汇报    学期汇报(张宇欣 孙群霞)

2021-07-10

课题阶段小结

昆山高新区紫竹幼儿园 张宇欣 孙群霞

    泥塑,即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泥塑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民间一种典型的、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

    泥塑本身也分为很多种,比较著名的有陕西凤翔泥塑、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福建潮汕泥塑和河南浚县的泥泥狗。泥塑活动具有操作性和创造性的艺术特点,是所有年龄段孩子都喜欢的活动,泥塑活动可以让幼儿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按照自己的意愿,动手捏造出自己喜爱的事物。

    在幼儿园开展泥塑活动,幼儿通过欣赏、动手捏造,自由创作,既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又能促进幼儿感知、表达和创作美好事物的能力,同时帮助幼儿立体知觉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幼儿的艺术感知能力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因此对于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泥塑内容和形式的研究既可以给予幼儿科学合理的指导和材料准备,又能促进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

    泥塑活动有较大的可塑性,幼儿喜欢捏捏、搓搓、拼拼,可以说:泥塑是他们第二语言。从幼儿园开始对幼儿进行民族文化艺术的熏陶,有益于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创新民族文化的热情。

    泥塑活动是对民间艺术的传承,民族文化的弘扬。在陕西凤翔有闻名世界的凤翔泥塑,在幼儿园进行泥塑艺术活动不仅是对幼儿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而且还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把民间艺术活动引入幼儿园教育,开展了苏州泥塑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研究,我们已具备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以泥塑艺术走进小三班为主题,将泥塑活动融入幼儿园活动中,以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为脉络,融合幼儿园各领域的教育活动,是对传统幼儿园课程的突破和创新,是对教师引导性作用的发挥。

    在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发现幼儿对于玩泥巴、玩颜色等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同时,三岁以上幼儿身体和手的动作发展较为自如,能够掌握各种粗动作,手指也较为灵活。将泥塑活动融入幼儿园活动中,不仅将能够进一步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促进幼儿手眼协调,手脑并用,提高动手能力,促进幼儿智力发育以及其他心理品质的发展,同时也顺应了幼儿活泼爱动的天性,符合幼儿直觉行动思维占优势的思维特点;泥塑的制作工艺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对于只有橡皮泥基础的幼儿来说,直接用泥进行塑形活动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和兴趣,结合泥塑活动的要求,着重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幼儿全方面发展的角度思考, 将泥塑活动融入幼儿园。

    通过本次课题的研究,我们帮助幼儿感知民间泥塑艺术的美好,增强幼儿的动手操作和创作能力,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立体感知能力,给予幼儿一个自由表达情绪和内心世界的途径。同时也能使我们更好的为幼儿准备适宜的活动环境、科学合理的活动内容、丰富的活动材料,促进幼儿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2021年6月15日 11:25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