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汇报(曹思圆 周婷)
课题阶段小结
昆山高新区紫竹幼儿园 曹思圆 周婷
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农村幼儿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大自然以其勃勃生机存在于他们的周围,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开放、自然、有趣的活动场所,是孩子们的欢乐之源。而游戏又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它对促进幼儿智力、情感、社会性、身体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我园地处江南水乡--昆山,其中周庄是江苏历史名镇,不仅有优美的自然环境,而且有氛围浓郁的历史文化,有美味的昆山美食袜底酥、万三蹄、大闸蟹;美丽的景色建筑周庄、锦溪……基于这样的资源优势,在幼儿园游戏中引入大自然的本土文化,突出对本土文化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一、课题阶段研究任务
1.准备阶段:
(1)采用文献法,查阅资料、分析体育教学活动现状、学习有关理论知识、了解课题的研究方向。
(2)收集资料,分析调查。查阅资料,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
(1)制定计划,运用到实践之中。
(2)选择美术课程符合班级幼儿年龄特点及昆山特色。
(3)总结、交流、提升阶段研究经验,整理阶段研究成果,并撰写相关研究论文。
(4)完成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观察记录收集。
3.总结阶段:
(1)分析整理有关课题研究资料,形成课题研究文字等成果资料。
(2)提升、总结各阶段研究成果,形成课题研究报告的各类文字成果。
(3)完成本课题研究报告以及有关的专题论文等,申请结题鉴定,交流和推广研究成果。
二、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
重点:
1.美术活动是最能展现美的课程,是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来设计的课程。美术课堂中的材料必须是孩子感兴趣的材料,美术作品也能体现幼儿的能力。根据园所的课题还要在美术活动中融合昆山本土特色。
2.结合本班孩子的特点因为大部分孩子是新昆山人,所以能够通过欣赏昆山特色的美,从而萌发通过美术作品展现昆山,并且我们会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来不断研究欣赏昆山本土的美,通过美术课堂展现出来。
难点:能够使新昆山幼儿对昆山文化感兴趣,在美术课堂中运用具有昆山特色的绘画材料和手法来进行美术创造。
三、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本土文化内容、在本土美术活动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汇总、分析,并了解本班美术活动是否具有本土特色的现状,正确的把握研究方向和理论,为自己的课题提供理论依据。
2.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之中不断根据本班幼儿特点选择美术课题并进行试上。
3.个案研究法:用于本园美术活动中对幼儿的表现、运用美术材料等的观察,并比较个体前后运用材料发展的变化,从而得出对幼儿对昆山人文的了解,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4.调查分析法:在开题前期、中期、后期采用家长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可信性资料。
5.经验总结法:通过对美术活动中运用昆山特色材料进行绘画制作,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
四、课题阶段研究活动
1.定期开展教研课题实践活动
通过介绍家乡的建筑、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特产等,让孩子从小就对家乡有所了解,培养孩子从小就爱家乡,并以家乡为荣。在美术活动中运用各种技巧将昆山特色绘画下来。每周开展特色课程,利用蟹壳、稻草、废旧材料制作本土彩绘或手工。
通过绘画家乡古镇的模样,并且绘画手工制作昆山三宝,了解琼花、并蒂莲和昆山的形状、颜色,通过彩绘、废旧材料制作昆山三宝。
2.收集本土文化资源、素材。
(1)鼓励家长利用周末或是假期带领幼儿参观昆山的名胜古迹,如:亭林公园、周庄古镇、锦溪古镇、阳澄湖等,并收集好图片和视频资料,带到学校和大家分享。
(2)收集废旧材料:蟹壳、瓦片、纸盘、树枝......
(3)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品尝一下我们昆山的特色美食,如:奥灶面、青团子、周市爊鸭、袜底酥、泡泡馄饨、万三蹄、大闸蟹等,并收集好照片。
五、课题阶段研究成果
1.提高美术教学课堂教学策略,呈现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在课题教学观摩、片区教研活动中,教师通过互相观摩、交流,围绕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提高自我反省和分析评价能力。这学期马梦婷老师《墨竹》,让孩子们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墨汁绘画竹子的魅力,在幼儿学习毛笔的拿法,研究竹子的模样,绘画出来。巧妙的教学设计,本土化的操作材料的运用,富有启发性的指导,自主开放的教学形式无不彰显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这一系列的教研活动不仅对我园教师进行了一次生动的专业培训,同时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科研热情, 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保驾护航。
2.以课题研究为平台,提高教师撰写论文的水平。
我们鼓励教师撰写阶段性小结和与课题有关的经验论文,并进行交流,互相学习好的经验和做法,取长补短,全面提高了教师撰写论文的水平,激起了教师经常思考、总结的积极性。
3.注重幼儿的绘画情感和绘画技能的培养。
经过一年的实践,幼儿的视野更开阔、想象更丰富,绘画水平大大提高。在绘画昆山三宝的时候已经能够运用渐变、勾勒等技巧。
4.展示作品。
教室内放置了本土文化作品展示墙,并且美术区中大量展示了幼儿的作品。美术作品展引得家长驻足观赏和啧啧称赞,每一幅作品无不显示了我园师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也显示了我园美术教育的丰硕成果。
六、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和困惑。
由于水平有限,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与困惑,我们深感理论知识的匮乏,课题常常停留于实践层面、撰写典型教学设计、把握美术教学与《指南》精神要求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
如何进一步修改完善课题方案、寻找更适合幼儿的更能激发幼儿美术创作的材料和主题,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工作。
七、课题下阶段研究重点及预期成果
1.研究任务
(1)本土资源的选择和利用该如何更有效地和课程结合。
(2)如何更进一步地通过本土资源发展幼儿美术创作能力。
2.研究重点
(1)利用好本土资源,将文化融入幼儿园美术活动。
(2)结合本土文化资料将美术活动形式多样化。
3.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
(2)论文集、案例集;
(3)操作性成果(活动录像、图片、作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