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印染活动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施计划(小四班)

网站首页    科研天地    研究方案    《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印染活动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施计划(小四班)
  • 已有研究述评

本土文化与幼儿园美术活动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教育事业的一项奠基工程。幼儿阶段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期,幼教工作者通过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拓展幼儿园美术活动内容;开发利用生活材料资源,丰富幼儿美术活动的空间;优化教育手段,深化幼儿园美术课程资源的内涵等方面来利用本土美术课程资源,丰富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国情之需,是时代之需,是地方幼儿教育之需。

  • 对课题的认识与理解

美术新课改中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可见我们的美术基本教育可以因地制宜的把地域文化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去,从中取材,开发本土化、生活化的美术活动题材,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丰富幼儿的美术活动,以提高美术教育、教学的质量。

昆山本土文化,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香文化,她蕴藏着丰富的江南韵味和艺术特色。昆山的本土特色这一得天独厚的艺术资源为昆山幼儿美术教育提供了一个先天的优越条件,那么,如何让它的艺术资源与幼儿美术教育有机的结合,不让它成为幼儿艺术教育资源最大的缺失,就成为了我们目前在幼儿艺术教育领域中最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 核心概念的界定

1.本土文化:是指将本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进程中长久积淀、传承下来的与众不同的民俗、习惯、景观、人文环境等地方资源引入教育而形成的独特风格。

2.幼儿园印染活动:幼儿印染是3—7岁学龄前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反映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识和体验。

(二)研究价值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与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民间印染艺术走进幼儿园美术活动,是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及创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将民间印染艺术与幼儿园美术活动有效结合,引导幼儿用实际行动在美术活动中运用自由和个性化的方式开展印染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

三、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传统“印染”艺术可以充分满足幼儿对艺术活动的探索欲望,让其在体会“印染”活动过程中,增强其学习能力,对于信息的理解能力以及经验积累能力。并且还可以促进幼儿的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其艺术创造力。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运用看看、做做、玩玩的方法,初步认识本土文化和美术工具,尝试在本土文化材料上进行美工创作。

2.在印染与本土文化结合的活动中培养幼儿自我发现和自我挑战的能力。

3.善于观察周围的事与物,家园合作,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大胆运用各种色彩来表达对昆山的认识。

四、研究计划

(一)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2.9)

1.组建课题的研究和组织,进行选题讨论,并设计课题方案。

2.收集资料,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22.9--2023.9)

1.修订计划,运行操作,开始实施。

2.分析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对策,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总结经验,撰写读书笔记及课例分析。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3.6)

1.收集整理研究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填写研究报告。

2.撰写论文,完成行动研究报告,提出结题申请,送上级和专家鉴定。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本土文化内容、在本土印染活动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汇总、分析,并了解本班印染活动是否具有本土特色的现状,正确的把握研究方向和理论,为自己的课题提供理论依据。

2.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之中不断根据本班幼儿特点选择印染课题并进行试上。

3.个案研究法:用于本园印染活动中对幼儿的表现、运用印染材料等的观察,并比较个体前后运用材料发展的变化,从而得出对幼儿对昆山人文的了解,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4.调查分析法:在开题前期、中期、后期采用家长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可信性资料。

5.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印染活动中运用昆山特色材料进行绘画制作,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

(二)研究成果

1.课题论文 :《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印染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2.园本成果。

3.研究报告,完成结题工作。

4.形成园本性的印染教学活动。

 

 

2023年6月1日 08:41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