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线描活动的有效整合之研究》课题实施计划(中二班)
一、已有研究述评
1.本园、其他园开展的文献研究
国外的园本课程起步较早,各国教育体制幼儿园管理的差异使园本课程的开发各有特色,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地方分权的国家,国家只是提供统一的课程标准,课程开发的主体在学校。国内进行相关改革最早的是台湾地区的“乡土教育”,从弘扬本土文化、培养本土精神的角度出发,发挥本土教育幼教资源对儿童的熏陶作用。随之,浙江省桐乡市的《开发乡土人文校本幼教资源,强化学生主体体验》、广西宜昌市的《刘三姐与宜昌山歌文化》等园本课程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都是利用本土幼教资源,培养孩子素质的园本课程。四川地区也有幼儿园进行有关本土文化的课题研究,但主要集中于了解地方特产、参加风俗活动等相关内容的研究更多些,对课程的目标、内容、分类等方面研究较少。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且以课程生活化、综合实践性为特点,出台了新的课程标准。《纲要》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幼教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我园周围蕴含了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和社会幼教资源,丰富的民间文化、淳朴的民风、厚道的乡情、自然的物品等都是幼儿园可利用的课程幼教资源。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本土文化幼教资源易于幼儿亲近与接受,利于激发幼儿实践与探索的强烈愿望。我们幼儿园本土化课程正是源于孩子的生活,个个亲身体验的环境,如果孩子们能在幼儿园感受这种课程,课程的适应就很容易了。
2.本单位前期的研究
《纲要》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教育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土社会资源,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幼儿的本土意识和乡土意识,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我园对市级课题《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有效整合之研究》进行了摸索、探讨、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专家组评定:“该课题研究的思路明确,研究线路设计得当,研究方法运用恰当,研究成果有科学性、有一定新颖性,效果显著,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在研究过程中,该课题的研究在园内形成了利用本土资源进行环境创设的氛围,总结了一套收集、筛选、提炼、运用本土文化资源途径和方法,形成了促进幼儿发展的本土文化园本课程构建的方法和策略,做成了一套园本课程。
3.目前面临的研究情况
此套园本课程是对本土文化园本课程构建的尝试,系统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整合性需加强,特别是关于课程的评价几乎欠缺。目前需对本土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将其转化为适合幼儿学习、探索的活动,发挥它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在已有课程基础上开发具有生活化、本土化的园本课程来充实幼儿园现有课程。
二、对课题的认识与理解
1.核心概念界定
本土文化:是指将本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进程中长久积淀、传承下来的与众不同的民俗、习惯、景观、人文环境等地方资源引入教育而形成的独特风格。
幼儿线描活动:是集游戏性、随意性、象征性、装饰性于一体的,对孩子进行美感教育的益智类活动。用具象和抽象结合,装饰与构成结合,通过线形的排列、组合对幼儿进行美的感性训练,使他们掌握线描的基本功。
2.研究的价值
对幼儿线描活动教学中如何渗透昆山本土传统文化的方法进行探究。通过在线描画教学中渗透本土传统文化,拓宽美术教学内容,丰富线描画创作素材,使学生在继承和发扬本土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树立对本土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提高学习本土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提升对传统文化的感受力、审美力和创造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本土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
昆山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昆山底蕴深厚的本土民族文化,为幼儿线描画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创作素材。在幼儿线描画教学中,将本土传统文化渗透到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既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与线描画之间的关联,掌握传统文化与线描画的相关知识,又可以在线描画学习中更好地传承本土文化优秀的艺术精髓,丰厚线描画艺术创作素材。
3.主要观点
(1)在充分掌握线描元素的基础上追求构图的合理性。
(2)学习在较复杂的画面中运用多种线描元素。重点为画面的背景展开丰富的想像。
(3)线描活动围绕本土文化相关主题进行,相关形象的合作创作,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三、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和感受线描画艺术作品的美,激发幼儿对线描画的兴趣,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力,让幼儿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2)绘画有趣的线条,提高幼儿对线条的敏感性和表现力,放飞想象,自由表现,引导幼儿画出富有个性的线描画作品。
(3)提升教师将本土文化与幼儿园线描活动有效结合的能力,进一步丰富幼儿园园本课程。
2.研究内容与重点
内容:
第一阶段:
(1)掌握较丰富的线描元素。
(2)与幼儿共同探讨不同比例画纸的不同构图比例。
第二阶段:
(1)尝试大胆联想及其想像,为画面添加丰富的背景做衬托。
(2)了解冷暖、渐变色的搭配,提高审美思维。
第三阶段:
(1)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进行合作画的创作。
(2)幼儿能逐步由装饰性线描过渡到想像性线描。
重点:
(1)观察线:在学习初始,我有意识引导幼儿寻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线,如藤木家具上的纹路,树叶、花朵上的线条等。
(2)让幼儿学会用线。线有很多种:直线、斜线、曲线、弧线、折线、螺旋线等。
(3)欣赏线描作品,美术作品是现实的再创造,假如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就无法激发幼儿对美的创造力。
(4)多欣赏一些不同风格的优秀线描写生作品,提高对作品的审美能力。教师应多给幼儿自由创作、自由表达、自由探索事物的机会,培养每个幼儿都有强烈的自我感觉、自我意识,鼓励他们表现自己的感受,在他们画的基础上,教给他们怎样提高、怎样完美。
四、研究计划
1.研究阶段及研究任务
准备立项阶段(2022.9—2022.10)
(1)组建课题的研究和组织,进行选题讨论,并设计课题方案。
(2)收集资料,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
实施阶段(2022.10—2023.1)
(1)修订计划,运行操作,开始实施。
(2)分析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对策,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总结经验,撰写读书笔记及课例分析。
总结阶段(2023.1—2023.2)
(1)收集整理研究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填写研究报告。
(2)撰写论文,完成行动研究报告,提出结题申请,送上级和专家鉴定。
2.研究的责任分工及阶段性研究成果
(1)课题论文:《本土文化与幼儿线描活动的有效整合》、《本土文化融入中班线描活动之实践》。
(2)园本成果:解决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丰富幼儿园美术活动内容,提升教师将本土文化与幼儿园美术活动整合的能力,培养教师捕捉幼儿发出的信息,能走进幼儿的心灵与幼儿交流,善于启迪、引导、支持、帮助幼儿提高融入情境的能力,感受家乡文化,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的能力。研究成果有助于其他班级、老师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研究报告,完成结题工作。
(4)形成园本性的美术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