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研讨《传统故事情景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紫竹幼儿园教科研活动记录
时间 |
2022.12 |
主持人 |
高梦晗 |
记录人 |
高梦晗 |
||||||||||||
参加对象 |
全体小班教师 |
会议地点 |
多功能厅 |
||||||||||||||
会议内容 |
研讨《传统故事情景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
||||||||||||||||
会议记录: 主持人:枯燥乏味的美术教育是难以激发幼儿兴趣的,很难让幼儿主动地去学习美术活动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美术活动的教育效率与教育质量。而且幼儿本身就对生动有趣的内容感兴趣,为了激发和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入情境创设法来改进这些问题,切实提高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教育效果。结合我园本土文化特色课题,我们也可以探寻有价值的传统文化故事情景,融入幼儿美术活动中,让本土文化视野下的美术活动更具趣味性和创意性。那怎样才能有效地、多元化地地将情景结合到美术活动中,让生动的情景真正为美术活动服务呢?又要怎样才能挖掘出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点衍生为情景呢?这是我们今天研讨要一起解决的问题。 一、学习情景创设法在美术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主持人: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情境创设法的引入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方法改进策略,能够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境体验。因此,教师要注重情境创设法在美术活动中的引入与运用,要积极地探索可以巧妙运用有效教学情境的方法。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以下文章: 1.《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实施“情境创意模式”的策略分析》张辽宁 2.《多元情境让幼儿美术课堂焕发活力》凌茵 3.《幼儿美术活动中情境的巧妙创设》罗斯华 高老师:经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情境创设法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实施意义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情境创设法可以激发幼儿的情感,让幼儿在学习美术知识时可以树立起积极乐观的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有利于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其次,情境创设法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而兴趣始终是主导一个人学习情绪的重要因素,也会影响到人的学习效果。最后,情境创设法的运用可以促进幼儿的智力发育,使其真切地体验到美术的艺术之美,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美术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等等。 二、收集并整理传统故事资源。 主持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教育者应该珍视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最大限度满足幼儿经验获取需求,让幼儿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实现健康快乐成长。结合《指南》要求,我们可以在本体文化主题的美术活动中结合传统故事资源展开,我们大家已经提前查阅了资料,收集了一些传统故事资源,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三、筛选挖掘适宜美术活动的传统故事资源 主持人:各种各样的传统故事资源很多,那哪些传统故事的内容可以被挖掘,转化为适宜用在美术活动中的情景呢?我们接下来主要从故事情节内容、故事画面风格、故事形象特征三方面来讨论分析。 (一)挖掘传统故事中的情节内容运用于美术活动 主持人:幼儿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持久的特点,但生动有趣的故事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故事,利用有趣的故事情节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接下来请老师们思考并讨论,哪些传统故事中的情节可以引用到美术活动的情景中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积极创作的兴趣? 顾老师:我来举一个故事《猪八戒吃西瓜》的例子,这个故事是一个通俗易懂并且很有趣的神话故事,故事中的猪八戒这个角色好吃懒做,常常闹出许多笑话,引得幼儿哈哈大笑。幼儿的想象力丰富,在教师讲故事时,幼儿会在脑海中进行想象,那到底是什么样美味的西瓜让猪八戒一块接着一块吃个不停呢?我让幼儿结合自身经验说说自己爱吃的西瓜是什么样的,又将我准备好的西瓜拿出来给幼儿看一看,摸一摸。然后让幼儿画出自己认为最好吃的西瓜的样子并且贴在猪八戒吃西瓜的图片上,一起讲述这个故事,最后与幼儿一起品尝美味的西瓜。吃完后我们没有像猪八戒一样乱扔西瓜皮,而是按照垃圾分类给它清理干净。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在有趣的故事背景下进行活动,兴致很高不仅学习到了绘画方法还学习到了要爱护环境,不能乱丢瓜果蔬皮,不然就和猪八戒一样摔了好几个大跟斗。 许老师:还有《亡羊补牢》的故事,孩子们通过这个故事能够明白做错事情没关系,错了就要及时改正,避免遭受到更大的损失。故事中羊被狼偷走了,延伸到美术活动中,孩子们画出不同动态的狼,将狼的形象夸张化,添加上面的毛发,然后裁剪下来,在底板上面用轻泥做出羊的栅栏,画上小羊和草地,在完成作品的同时领域人生道理。 徐老师:再比如在跟小朋友们讲述了《嫦娥奔月》这个故事后,大家知道嫦娥仙女为了避免不死药落入坏人的手中,不得已自己吞下了不死药,和自己的丈夫分隔两地。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于是就有了中秋节这个节日。小朋友们在传统故事里了解了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由来,知道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要吃月饼的习俗。于是我们进一步开展了美术活动《月饼变变变》,学会了用水粉笔画出自己喜欢的月饼,幼儿在绘画中增长了对美术作品的喜爱,也知道了中秋节当天要吃月饼,激发了幼儿热爱中国传统节日的美好情感。 主持人:感谢老师们的分享,中国民间故事源远流长,多少代中华儿女在民间故事的滋养中成长,将这些民间故事中有趣的故事情节结合到幼儿的美术活动,能够使儿童的幻想、好奇、游戏性和愉快幽默的心理都得到尽情的表现和满足。 (二)挖掘传统故事中的画面风格运用于美术活动 主持人:一些传统故事的绘本画面或是影视资源画面都富含着浓厚的传统绘画风格,例如《小蝌蚪找妈妈》的水墨风情、《西游记》的油彩重墨、《嫦娥奔月》的工笔画风格、《猴子捞月》水粉拓印、《三打白骨精》的剪纸造型......接下来请老师们思考并讨论,举例说说哪些传统故事中的绘画风格可以运用到我们平时的美术活动中,帮助幼儿在风格浓厚的传统文化视觉冲击下感受文化? 朱老师:我先来说说《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的水墨版动画。它以童话题材为剧本,辅以水墨版的小蝌蚪形象,在其中贯穿了浓烈的中国风。在《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开头处,水墨留白,丹青碧绿,一条条黑白相间的墨线跳跃在雅淡的纸上,水墨渲染之荷塘背景跃然银幕:动画以淋漓的墨色表现肥阔的荷叶,水墨的简约与荷花的清丽所融合,淡雅清丽,饶有
主持人:在传统故事中,有很多有特点、令人印象深刻的传统形象,例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嫦娥奔月》中的长衣飘飘嫦娥;《哪吒脑海》中英气凛然的小哪吒;《年》中的年兽......接下来请老师们回想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传统故事形象,说说怎样这些形象的鲜明特征融入于美术活动的情景中。 彭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会选择绘本中有价值的画面进行联想迁移,为美术活动增添色彩,渗透爱的教育。例如:绘本《女蜗造人》是一个关于人类起源的上古神话故事,充满了人们对生命起源的探索和认知。故事从文化角度呈现了女娲造物和造人的过程,也和传统春节初一到初六的六畜节日相关。故事呼应了每个幼儿都好奇的问题:我从哪里来?第一个人是怎么诞生的?我选用了女娲造人的画面,让幼儿们回忆、讨论自己成长的点滴过程,感受生命的启蒙。中华传统文化绘本带给幼儿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对自我的初步认识和万物起源的思考。结合静态式图片的讲述,或者是动态式视频讲述、结合连续性情节图片讲述,让幼儿更深入地认知。对于小班的孩子而言,可以稍微采取简单的方式,比如让孩子们用绘画或者是捏太空泥等方式将女蜗造人的情境再现。感受生命的启蒙。 张老师: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神话传说故事也是众多,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从中选择了《后羿射日》这个神话故事。在活动中巧妙的引导幼儿学习绘画方法,理解传统成语故事,大胆利用操作材料。让幼儿理解故事,创造故事,带幼儿走进神话故事探究之旅,领略神话故事的魅力,感受神话故事的传神性。之后根据神话故事中的场景特点,通过小组合作描绘故事中的内容。这样幼儿就能在日常教学中轻轻松松理解故事内容并大胆操作。
|
昆山高新区紫竹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