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研讨《将昆曲文化融入我园课题的活动实践》

网站首页    科研天地    学习与研讨    学习与研讨《将昆曲文化融入我园课题的活动实践》

主持人:本次我园申报的的昆山市“十四五课题”为《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实践与研究》。在我们日常活动内容选择上,大家往往选取的都是建筑类、生活类的资源,文化类资源的选择较少,其实我们昆山传承着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的“昆曲”,我想可以将昆曲的特色脸谱装扮融入美术活动中,今天的研讨,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如何将“昆曲”这一本土文化有效的融入美术活动。

 

曹思圆:《指南》中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而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艺术,是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将昆曲文化资源融入其中,既能够使优秀的本土文化得到发扬与传承,又可以对幼儿进行艺术熏陶。

宗翌:《纲要》中指出:“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昆曲脸谱昆曲最具有文化特色的符号代表之一,通过幼儿对昆曲中各类人物角色进行学习与理解,让幼儿进行脸谱的设计,使幼儿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脸谱。让幼儿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加深他们对“生、净、旦、末、外、丑”的认识,加深他们对昆曲的了解和热爱。

周婷:《指南》中提出:要“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等。昆曲作为”百戏之祖“,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是昆山本土的文化特色。昆曲以生旦净末丑外贴为基础角色,不同的颜色变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颜色的选择上基本使用黑、白、红三种颜色。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可以通过自对人物角色行当的理解,设计属于自己的脸谱,最后将设计好的脸谱用变脸的方式呈现。

彭丽萍:《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昆曲历史悠久,舞台形象众多,就净行人物勾画的脸谱讲,曾有过“七红、八黑、三僧、四白”之说。昆剧的妆扮,包括俊扮、面具和脸谱。俊扮又称素面,主要用于生、旦。昆剧脸谱是昆剧演员脸上的绘画,是在演员面部反映性格的图案和谱式,是昆剧舞台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昆曲脸谱的特点是简洁朴素、活泼明朗,富有装饰趣味,并且综合了写实与象征、图案化与漫画化等表现手法,在构图、色彩和线条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脸谱,可以恰当地表现剧中人物形貌特征和性格特点。

顾子怡:《指南》中指出:“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是被誉为“百戏之祖”的南戏系统下之一的曲种。以视频的形式向幼儿呈现,将视觉和动感相结合,更为直观地展示了昆剧变脸的特色,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丰富幼儿对昆曲的感受和体验。

陆楠:根据《纲要》提出:“幼儿的创造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因此,在脸谱的表现中切记千篇一律,在抓住教学重点:“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的基础上,应引导幼儿大胆设计脸谱,用自己喜欢的线条、颜色进行表现。

顾怡兰:《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所以在课件的制作中,也要充分的体现这一点,以大量的昆曲脸谱为欣赏对象,以脸谱精致、绚丽、独特的装饰风格来吸引孩子,引起幼儿创作的兴趣,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主持人总结,得出教案:

大班美术:变脸秀教学目标:

1.了解昆剧脸谱中对称、夸张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2.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大胆设计脸谱。

3.积极参与操作活动,感受艺术活动的快乐。

教学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欣赏过戏曲,了解戏曲的脸谱形象

2.物质材料准备:铅画纸、马克笔、炫彩棒、双面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戏剧表演“变脸”,引导幼儿观察脸谱。

1.师:这位演员在表演什么节目?

2.小结:原来啊这位演员在表演 “变脸”,人们把“变脸”称为绝活。

二、观察讨论脸谱的特点

1.引导幼儿观察脸谱的特征

:戏曲苑招新啦,你们想学学变脸吗?戏曲苑负责人说了,想要加入戏曲苑可是要通过考验的哦!我们得先认识脸谱。

师: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些脸谱有什么特别?注意观察脸谱上哪些地方与我们的脸很相似,而且每个脸谱上都有的?

小结:是的,脸谱和我们的脸一样,都有五官。再看看还有哪些地方与我们的脸不一样?

2.师:脸谱上有哪些颜色?有什么样子的花纹?

3.师:脸谱上的花纹都是画在什么位置的?

三、讨论脸谱的创作方法

师:那怎么才能将我们的脸谱变起来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四、完成“变脸”游戏

幼儿自由创作,教师提醒绘画步骤

五、评价

主持人:通过上次的研讨,美术活动的各个环节已经初步呈现出来了,观看完曹老师的微课,接下来需要针对细节进行调整。

陆楠:《纲要》提出:“需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我发现,在活动的幼儿操作环节,一个幼儿画三个脸谱时间太久,一节活动的操作时间不够,造成活动效果不理想。可以改成幼儿自主合作,三个好朋友一起完成一幅作品。

宗翌:《纲要》中指出:“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美术作品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幼儿自我评价也是促进幼儿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美术作品是可视化的,让幼儿进行自我评价,一是幼儿参与了创作过程,能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二是幼儿能在这个过程中借由作品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因此,可以让幼儿在评价时进行自评和互评。

曹思圆:指南中指出:“大班幼儿应该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和美感体验”,所以在最后的作品评价中,应该更多的将主导权交给幼儿。可以让他们自由选择喜欢的变脸脸谱并简单说说为什么,耐心倾听并给予积极回应和鼓励。不简单粗暴的评判作品的好坏,可以鼓励他们用自己的作品布置环境。

顾子怡:《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与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本次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的播放功能,以欣赏京剧表演入手,更直观地看到了昆曲表演艺术家们的脸部化妆和服饰,以及动作造型,感受了昆曲的氛围。在对脸谱课件的欣赏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幼儿先欣赏脸谱的色彩,再欣赏脸谱夸张的图案、线条等,这样易于幼儿的理解。在活动中,我们利用通过对白板多媒体手段,以拼图找对称和画对称的游戏方式,通过幼儿与白板的互动,解决了活动的重点一一对称。之后,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想画的昆曲脸谱,开始创作。在幼儿作画时,幼儿的思维没有受到束缚。因此,幼儿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夸张地、尽情地进行重组、改造,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昆曲脸谱。

彭丽萍:新《纲要》提出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激发情趣、激发兴趣;赋予幼儿满足感和成就感。京剧并非是我们南方的孩子生活中经常遇到和熟悉的事物,但是昆曲确是我们特有的文化。从教育角度来说,是有意义的,昆曲脸谱也是比较有特色的美术材料。通过这方面内容的系列活动,让孩子初步接触昆曲,了解中国这一特有的戏曲形式,从而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祖国、家乡的传统文化,激发起孩子喜爱昆曲、了解国学、热爱祖国家乡的情感。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为了能够让他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去更直观的感受体验艺术的魅力。在活动中,给孩子观看昆曲片段,通过这些让孩子们初步地了解。另外,幼儿的全面发展,需要教师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同时还需兼顾领域与学科性的知识、技能。

周婷:《纲要》中明确规定:“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昆曲并非是幼儿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且熟悉的事物,是由我园的本土特色课程引入,在活动前,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解有关昆曲的知识,如观看昆曲视频、了解昆曲脸谱、服饰、认识昆曲乐器等,促进幼儿对昆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中国这一特有的戏曲形式,激发幼儿喜爱昆曲、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顾怡兰:《纲要》中提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因此,在组织活动开展时,教师要尊重每名幼儿的特性,做到因材施教;不仅要理解幼儿的富有个性和创造性表达,更要尽力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并在此基础上给予一定程度上的、合适的技能技巧的教授。

主持人总结,得出教案:

大班美术:变脸秀

教学目标:

1.了解昆剧脸谱中对称、夸张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2.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大胆设计脸谱。

3.积极参与操作活动,同伴合作,感受艺术活动的快乐。

教学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欣赏过戏曲,了解戏曲的脸谱形象

2.物质材料准备:铅画纸、马克笔、炫彩棒、双面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戏剧表演“变脸”,引导幼儿观察脸谱。

1.师:这位演员在表演什么节目?

2.小结:原来啊这位演员在表演 “变脸”,人们把“变脸”称为绝活。这是一种很特别的艺术,你瞧,他身上穿的、头上戴的、脚上踩的、背上背的都和我们不一样,尤其是演员脸部化的妆非常夸张、特别。这个妆容就叫脸谱。

二、观察讨论脸谱的特点

1.引导幼儿观察脸谱的特征(教师出示昆曲脸谱图片)

:戏曲苑招新啦,你们想学学变脸吗?戏曲苑负责人说了,想要加入戏曲苑可是要通过考验的哦!我们得先认识脸谱。

师: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些脸谱有什么特别?注意观察脸谱上哪些地方与我们的脸很相似,而且每个脸谱上都有的?(眼睛、鼻子、嘴巴)

小结:是的,脸谱和我们的脸一样,都有五官。再看看还有哪些地方与我们的脸不一样?(颜色、花纹)

2.师:脸谱上有哪些颜色?有什么样子的花纹?(引导幼儿了解脸谱上有不同的色彩和花纹,如有红色、绿色、蓝色、黄色、金色还有黑和白等颜色,脸上有云、海浪、花草和动物等花纹,非常好看。)

3. 师:脸谱上的花纹都是画在什么位置的?(重点引导幼儿发现脸谱上的花纹都是围着五官进行绘制额,主要是用了勾黑线,再进行填色的方法进行绘画,多数是左右对称的图案,也有不对称的,眉毛和眼睛周围的纹样向上斜着画,鼻翼和嘴角周围的纹样却是向下画的特点。)

四、讨论脸谱的创作方法

师:那怎么才能将我们的脸谱变起来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你们看明白了吗?哦,速度太快了,是呀变脸这个绝活的精髓就是要快速。但是别担心,我已经把变脸的秘诀解密了,我们一起来看看

小结:原来是用了胶棒,将脸谱对折再粘在一起,我们的脸谱就能变起来了。

五、小组合作完成“变脸”游戏

1.交代游戏规则师:三个好朋友,每人完成一张面具。可以事先通过小组协商,每个人完成不同颜色的面具。

2.幼儿自由创作,教师提醒绘画步骤

六、评价

1.师:请把你们的脸谱作品放到开心舞台上,别忘了选出你们最喜欢的“变脸达人”

2.师:诶看来这幅作品你们都喜欢,他的大拇指最多,那能来说说为什么会喜欢这幅画,哦,你们都觉得他的纹样好看,那我们请他们来分享为什么会画这样的纹样呢

2023年5月12日 03:35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