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资源如何融入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
本土资源如何融入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
一、本土资源融入到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原因
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美术文化。在我国,美术特点主要表现在文人性、诗性、笔墨性,更多强调形似。在美术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经历长时间人们的主观情感,将自己本土的民族特色以绘画的形式生动地呈现出来。我们黔南州地区是山的国度,生活着布依族、苗族、侗族等多种少数民族,使得黔南州地区的文化丰富多样、多彩缤纷。本土资源作为地区的专属资源,需要该地区政府鼓励大众传承积极优秀的文化。在教育领域,则需要处在主导地位的教师发挥传播本土资源的作用,让优秀的本土资源随着教育代代相传。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就可以将我们黔南州地区的本土资源融入进去,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将本地具有代表性的美术文化、色彩搭配放入到教学目标中,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知觉等多种感官,协同幼儿开展具有本土资源气息的美术教学活动。因此,惠水县、贵定县、罗甸县三县的幼儿教师在开展美术活动时,需要恰当合理地融入本土资源美术文化,丰富美术教学。
二、幼儿园音乐活动中存在的不足
(一)幼儿对本土美术资源观念淡薄
我们黔南州地区的美术最大特点在于颜色对比鲜明、图案结构复杂、寓意深刻,对外来人员来讲较为抽象。然而幼儿大多处在前运算阶段,思维可逆性弱。在遇到带有民族气息的美术形式时并不会欣赏,喜欢的时间持续短。加之,这类美术形式大多以水墨画、油画为主,绘画难度高。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开展难度高,幼儿的接受程度普遍偏低,幼儿对本土美术资源观念淡薄。幼儿对卡通漫画、简笔画、蜡笔、水彩画等简单的美术绘画更加感兴趣。这从侧面反映具有本土资源的美术在传承的阶段中有很大的阻碍,需要幼师改变现状,创新教学方法,将本土资源的美术合理的融入到幼儿园的美术教学活动中。
(二)未发挥幼儿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能动性
在我们黔南州地区,还是出现大多教师掌握课堂整体节奏的现象。虽然本土资源美术大多是由当地政府、教育局开发,然后列入教学大纲之中。幼儿园的教师根据当地的教学大纲,直接将其融入到美术教学中。这样的形式不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发展,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人差异。幼儿是幼儿园的主体,不以教师的意识为转移。幼师在开展美术活动中硬性要求幼儿进行绘画、剪纸、手工等等,并没有按照幼儿的喜好。这样的教学模式并没有真正发挥美育的作用,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三、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资源本土化开发和利用的策略
(一)自然生活引入,積累丰富的绘画素材
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老师们要把新课程改革精神作为标杆,让幼儿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占据主体的地位。同时,幼师要发挥自己是促进者和引领者的作用,把本土文化的理念渗透进美术教学活动中,把美术教学活动与本地资源联系起来,帮助幼儿感知生活,在生活中积累美术绘画素材。幼师要引导幼儿融入到大自然中,用发现美的眼光看世界。幼师通过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本土资源相关的实践活动,通过自身的观察和感悟,积累绘画素材。幼师还需要与幼儿家长联动,组织家长同孩子一起参加美术制作活动,通过绘画、剪纸、黏土等美术形式展现自己眼中的家乡独特的魅力。
(二)美术氛围导入,创设本土文化感知情境
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习效率产生事半功倍的作用。幼儿园在开设美术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培养幼儿观察美的习惯,还需要为幼儿创设具有本土美术文化的情感氛围。这就需要学校在区位环境建设上要注重美术氛围的营造,幼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幼儿带入美术的情境之中。学校作为教育阵地,在开展校本课程时需要结合当地本土资源的特点以及该阶段幼儿的身心、智力等特征,有选择性地将本土资源美术融入到幼儿园中。比如建设美术教室,在教室墙壁、走廊、天花板等地方用具有本土资源的美术作品进行粘贴,展现本土美术的魅力。其次是幼师,拥有直接面向幼儿的身份。幼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活动时,要根据幼儿对知识的吸收程度,有计划有针对地将本土资源融入到美术教学中。幼师可以通过欣赏美术作品的形式,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最喜欢美术作品及原因,用自己所积累的美术素材进行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