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文化建设》夏天虹
本土文化引入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实施途径
1.创设本土文化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能有效促进幼儿发展。为了让幼儿充分感受旬阳本土文化的博大精深,旬阳县第三幼儿园将本土文化融入环境创设。幼儿园室内外环境以旬阳本土文化氛围为基调,让每个角落都会“说话”,为幼儿提供主动学习的动态环境。如园内的园林设计充分利用旬阳特有的植物,在种植和绿化过程中,凸显本土园林艺术美;在楼梯转角处创设旬阳名胜古迹和民俗节庆的大幅情景图;利用走廊、楼梯间、功能室创设民间艺术小作坊,等等。班级环境也根据本土文化主题内容进行布置,有旬阳刺绣、皮影等十多个主题内容。通过环境制造旬阳本土文化氛围,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感受本土文化的博大精深。
2.挖掘本土教育资源
(1)挖掘幼儿园内资源。可以挖掘幼儿园里的人、事、物,为课程服务。要求教师随时关注环境的变化,根据幼儿的兴趣和主题活动内容的需要,灵活选择所需要的内容。如让幼儿到园所周边观察季节的变化,组织幼儿创设本土文化特色区活动,使其充分体验本土文化活动的趣味;让幼儿在与人、事、物的密切互动中,获得有益的信息和直接的体验。
(2)挖掘家长资源。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他们之中有能工巧匠、科技与文艺人才等,可以将其整理成“家长资源库”,当某个主题活动需要时,便由教师事先与某个家长取得联系,以便提前做好准备,为课程服务。家长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丰富了教育资源,促进了教师、幼儿、家长的共同成长。
(3)挖掘社区资源。社区资源中存在许多可以为课程服务的有利因素,如旬阳的名胜古迹、民俗文化、家乡名人、老城区等,以及相关的人、事、物,这些都是教师用来引导幼儿进行探索和学习的宝贵资源。
(4)挖掘景观资源。旬阳有着别样的风景,如巍巍秦巴山脉、悠悠旬河汉水、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中华太极城;以老城西门、洞儿扁等为代表的旬阳古老建筑;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的桥等,这些资源可以在参观、社会活动等过程中涉及,也可以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呈现。
(5)挖掘民风民俗资源。在民风民俗的传承中,地方节日的开发、传承最为突出。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抓住地方传统节日的特殊性,引导幼儿感受地方节日的意义和乐趣,激发其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另外,地方特色饮食也随着地方文化的开发而脱颖而出,如蜀河八大件、浆水面、炕炕馍等,幼儿园也将其作为单个或机动的活动开展。
(6)挖掘民间艺术资源。依据本地的资源优势,将民间艺术作为幼儿园特色项目研究,如旬阳民歌、号子、刺绣等,在引导幼儿参与的过程中也使本土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同时,由于民间艺术具有可听、可看等特点,幼儿园可以园本课程的方式将其充实到课程中,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凸显办园特色。